如果印刷簡單的線條活件,這是單色印刷,此時可以不考慮四色網目調,這一答案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有道理的。具體地說,考慮的主要因素應有以下幾點。
油墨調配不好
如果,假設油墨中的顏料調配得當,那么,造成顏色變化的通常原因是加入的溶劑。在一個控制良好的車間里,油墨應該是準備好后隨時供應給印刷機,也就是說,印刷工人不應該去調配油墨。在許多公司里,油墨不是調好后供給印刷機使用,而是留給印刷工人去調,他們便根據自己的感覺去添加和混合油墨。這樣一來,油墨中的顏料平衡被打破。對于水基普通油墨或UV油墨來說,油墨中的水以溶劑油墨中的溶劑相同的方式發生作用,加入水會使干燥的油墨膜減薄,并影響到油墨的顏色,進而降低顏色的密度。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還可以進一步追溯。在油墨倉庫里,配墨工人不使用稱量裝置,只依靠自己的判斷去添加適量的溶劑,或一開始混合得不合適,或者在印刷時變化了的油墨的混合量,這樣混合的油墨將產生不同的顏色。當這一活件以后再次印刷時,這種情況會變得更糟,除非有足夠的油墨配比記錄,否則重現一種顏色幾乎不可能的。
絲網選擇不合適
任何一個絲網印刷者,如果認為絲網目數僅僅是絲網結構的一個變量,只會影響到印刷油墨的沉積,那么,他就會遇到麻煩。絲網的網線直徑和編織的方式,即平紋還是斜紋,對印刷的油墨膜的厚度有很大的影響。絲網供應商會提供絲網的詳細技術資料,其中最重要的理論油墨容積,它表示在一定的印刷條件下所通過絲網網孔的油墨量,一般用cm3/m2來表示。例如,一個150目/cm 的絲網,其網絲直徑為31μm,將能通過11cm3/m2的油墨。一個網絲直徑為34μm、150目的絲網,每平方米將通過6cm3的油墨,相當于11和6μm厚的濕油墨層。從中可以看出,150目這一簡單的表示,會使你得到明顯不同的油墨層厚度,其結果會造成顏色上的很大的差異。
隨著絲網編織技術的改進,要得到一定目數的斜紋絲網而不是平紋絲網,雖然有時也有這種可能,但可能性很小。有時絲網供應商儲存一些舊的斜紋絲網,一般來說,這些絲網的理論油墨容積都有10%的變化。如果你用斜紋編織的絲網印刷層次精細的圖像,細線條斷裂的現象要比使用平紋絲網多。
網版的張力
網版的張力較低將會導致絲網與印刷的表面脫離緩慢,這會影響到停留在絲網上的油墨,并出現顏色不勻等效果,這樣,看上去顏色發生了變化。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增大網距,即增大水平放置的絲網版與承印材料之間的距離。增大網距則意味著還要增大刮墨刀的壓力,這樣一來,將會影響到通過絲網的油墨量,會導致顏色的進一步改變。
刮墨刀的調定
我們對刮墨刀是如何運行的了解越來越多,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印刷操作中,刮墨刀出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這些后面再詳細敘述。基于目前的技術狀況,使用的刮墨刀越軟,通過絲網的油墨就會越多。作用于刮墨刀的壓力越大,在印刷中,刮墨刀刀口聽磨損也就越快,這將會改變刮墨刀與印刷品的接觸點,這樣也會改變通過絲網的油墨量,進而造成顏色變化。改變刮墨的角度也會影響油墨的附著量。如果刮墨刀運行過快,這將會減小附著的油墨層的厚度。
回墨刀的調定
你將會驚奇地發現,有許多的絲網印刷者不了解回墨刀的調定會給油墨的附著量帶來重大影響。回墨刀的作用是使絲網孔充滿穩定的一定數量的油墨。調節回墨刀的壓力、角度和刀口的銳度都會使網孔充墨過多或過少。回墨刀的壓力過大,會迫使油墨通過網孔,造成油墨附著過多。回墨刀的壓力不夠,會造成網孔只有部分充墨,導致油墨附著量不足。回墨刀的運行速度也很重要,如果運行得太慢,油墨將會發生溢流;如果運行得太快,將會造成嚴重的缺墨,這與改變刮刀的運行速度產生的效果相類似。
機器的調定
認真的過程控制是最大關鍵的因素。機器的穩定、一致的調節則意味著顏色的穩定一致。如果機器調節變化不定,那么,顏色就會失去控制。這一問題通常發生在印刷工人換班時,或后來的印刷工人為適應自己的習慣,隨意改換印刷機上的調定,這會造成顏色改變。最新式的多色網版印刷機彩用了計算機自動控制,消除了這一可能性。要對印刷機進行這些穩定的、一致的調定,并在整個印刷作業中使這些調定保持不變。
以上僅僅是造成顏色變化眾多原因中的幾個,也中使絲網印刷如此有趣和具有挑戰性的一個方面。所有這些都歸結到一點,就是進行良好的工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