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至今,中英達成59項協議共識,其中包括政府間和非商業協議13項、商業協議28項,貿易投資協議總額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在如此規模的大單刺激下,中英雙方許多行業都將從中受益。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有十大行業將受益最大。
能源
10月21日,習近平同卡梅倫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核協議。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將在計劃耗資180億英鎊興建的欣克利角核電廠持有三分之一股份。中廣核還將持有倫敦東部Bradwell核電廠三分之二的股份,并計劃在那里興建由中方設計的反應堆;另外也將取得在Sizewell核電廠由法國核能公司阿海琺設計的反應堆項目的五分之一股權。此外,中國華電集團與英國石油公司簽署《天然氣長期貿易協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與英國石油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表態】中廣核董事長賀禹表示,協議的簽署意味著西方核電大國對中國核電技術的認可,具有示范效應,可助推中國核能開拓國際核電市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金融
10月20日,中英雙方推出金融合作兩大重磅舉措:中國人民銀行在倫敦發行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中英兩國央行提高雙邊本幣互換規模,互換規模由原來的2000億元人民幣擴大至3500億元人民幣。
【解讀】專家分析,此次合作將加強倫敦作為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市場的地位、強化兩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深化中英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這對兩國金融行業都是大的利好。
文化
10月21日,在倫敦舉行的中英文化創意論壇上,中英兩國與會企業在電影、電視、音樂等產業領域簽署總額31.8億人民幣的合約,并將合作研發尖端設備。保利集團與英國大使劇院集團簽署關于劇目引進及劇院管理等合作的協議。
【背景】今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威廉王子3月訪華,為動漫形象小羊肖恩點睛,拉開了文化季帷幕。下半年,以“創意中國”為主題的中國文化季各項活動已相繼在英國展開。
地產
10月21日,習近平在中英工商峰會致辭中強調,“一帶一路”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
【解讀】在“一帶一路”和英國政府的“英格蘭北部振興計劃”推動下,兩國企業在基礎設施領域,將迎來新的合作機遇。地產領域的合作必然是雙方合作的重點之一。
科技
中國中車與英方的合作伙伴將成立“中英軌道交通技術聯合研發中心”,華為與英國薩里大學合作開展5G技術的開發工作……近年,中英兩國大學、科研機構,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對創新合作表現出高度的熱情,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表態】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表示,此次習主席訪英期間,中英雙方將確定在細菌耐藥性研究、軌道交通技術、氣候變化與低碳技術、航空科技、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天文學和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合作事項,進一步開展面向應用的產學研合作。
航空
10月21日,海航集團與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簡稱“羅羅”)簽署了民用飛機發動機選型及維修服務協議,價值24億美元。海航集團目前運營的61架寬體飛機中超過一半安裝了羅羅的TRENT700型發動機,未來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升。此外,海航集團運營的超過70架支線飛機和公務機中也裝配了羅羅公司的發動機。海航集團旗下主力航空運輸平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還將宣布開通北京-曼徹斯特航線。
習近平還參觀了英國衛星通訊公司Inmarsat。
【背景】今年7月,海航集團首次登榜《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464位。Inmarsat是全球最前沿的衛星科技公司之一,2014年因定位馬航失聯而被人熟知。
車船
此次訪英,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也一同前往。這兩家車企在英國的公交出行領域都占有一定地位。此外,中投公司、中船集團與嘉年華英國公司、芬坎蒂尼公司簽署《豪華游輪建造及運營項目合作協議》。
【展望】比亞迪集團與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