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行業標準缺失,不法廠商為了節約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會往塑膠原料中添加有毒塑 化劑,以增加劣質跑道的彈性,使其達到國家標準。 /CFP
■聲稱施工前查看了供應商提供的各種資質證明,但不可能進行實驗查驗
■目前對塑膠跑道檢測僅是可見的關注,體育新材料中心正研究隱性標準
晨報記者 王亦菲 鄔林樺
連日來,相繼爆發的學校“問題跑道”依舊迷霧重重。本報日前報道松江、閔行兩所幼兒園的跑道產生異味后,兩所幼兒園的承包商昨天不約而同將問題源頭指向了材料供應商。
一所幼兒園鋪設塑膠跑道要經過哪些流程?中標承包商對于質量又是如何把控?當下塑膠跑道產業界又是何種現狀?
怎么中得標?
都是從區中小型平臺獲得
上海隆古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松江華亭第二幼兒園塑膠場地的承包商。昨天下午,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于2015年7月7日經松江區小型工程施工承發包平臺公開招標,中標華亭第二幼兒園2015年暑期大修工程項目,該項目包含400平方米接送廣場塑膠場地。工程已于2015年8月底完工。
該負責人一再強調,他們是按照正常的采購、招投標流程,通過松江區小型項目平臺的招標搖號得到這個項目后,經過價格、質量等綜合對比,最終選擇上海彩路公司的塑膠顆粒和山東晶元的粘合劑。
浦江一幼翡翠分園塑膠承包商則為上海皓科建設公司,該公司王姓負責人稱,所有動工流程都合規合法,“我們是從閔行區中小型項目平臺中標該項目,然后在甲方以及監理公司的監督下選擇了原材料廠商”。但對于材料供應商,該負責人并未透露。
會否核實供應商?
沒有辦法做實驗再去檢測
隆古公司負責人解釋,他們在選擇哪家材料供應商時,一般都會找三家以上的企業進行對比。對于為何最終選擇了這兩家企業?這名負責人表示,他也不清楚,需要問具體的采購人員,但根據經驗,可能是依據價格、質量等綜合考慮。
供應商提供的材料和資質證明,公司方面會不會進行核實?對此,隆古公司也感到被“坑”了,“一般供應商會將樣品送檢,提供檢測報告。所有材料齊全,我們就認為這家供應商是合格的。我們也沒辦法自己做實驗去檢測啊。”
浦江一幼翡翠分園承包商上海皓科建設公司表示,他們之所以最后選定材料提供商,除了對方相關資質均滿足要求,另一個方面也是聽聞該廠商與多家施工單位合作過,從未出現過問題。“施工前我們查看了廠商提供的各種資質證書。翡翠幼兒園是我們與該廠商第一次合作,我們不可能明知材料有問題還繼續施工。”但上述負責人也坦言,施工時,供應商提供的材料沒有進行再次檢測,“現在就等環評與采樣檢測報告,有問題就鏟除。”
招投標流程是怎樣?
小型工程公開搖號招標
承包商隆古公司和皓科公司所稱的小型工程施工承發包平臺究竟是一個什么平臺?一個規范的招投標流程又應該是怎樣的呢?
記者查詢松江小型工程施工承發包平臺后獲悉,今年起,針對3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由公共資金建設的小型工程,松江區出臺了相關配套辦法,對小工程實行公開搖號。
記者在上海市松江區建筑建材業管理中心網站找到了一份《關于規范小型建設工程承發包活動的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小型建設工程是指在松江區行政區域范圍內,單項施工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以下(國家或本市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30萬元及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顯然,華亭第二幼兒園的操場改造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文件規定,小型建設工程承發包活動應在本區統一建立的“松江區小型建設工程承發包交易平臺”上操作。在本區行政區域內進行小型建設工程承發包活動,應遵循明標明投、公開發布、隨機選定、就近就便的原則。
作為小型建設工程發包人,比如華亭第二幼兒園,在發包前需出示項目批準文件、資金落實證明、初步設計批復或設計文件審查證書。此外,還需要合理設置承包人(即施工方)資格條件,并應當要求受委托的招標代理機構,依據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材料市場信息價及施工組織設計要點(施工方案)等合理地編制出完整的工程量清單、預算價和發包文件。
隨后,發包人在指定平臺上發布項目信息,并將發包范圍、施工圖紙、工程量清單及工程發包價組成文件(預算書)、質量安全和工期要求、合同條款等主要內容一并上傳。
最后,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等承包人遞交企業資質、身份證明、職業資格等證照材料,報名參與該項目招投標。通過系統審核后,系統將根據公開發布、隨機選定的原則進行公開搖號抽簽的方式選定承包方。
[業內揭秘]
不少項目中標價低于成本價肯定有問題
在某網站上,記者隨意輸入“塑膠顆粒”關鍵詞,得到數千個搜索結果,多為提供塑膠跑道鋪設的店鋪,每平方米售價從60、70元到130多元不等。
記者隨機聯系其中一位賣家,對方自稱是廠家直接供貨,原材料來自美國。“我們塑膠跑道用的是百分百無毒材料建設,有證書的!”這名賣家說,市場上一般有3種類型跑道,分別是透氣型跑道、混合型跑道、全塑型跑道。全塑型價格最高,很少有學校使用,使用最多的為透氣型塑膠跑道。
該賣家介紹,他們是將進口原材料通過機器密煉后,再投入開煉機進行開煉并使之成片,然后經高溫硫化到位,根據客戶要求粉碎成不同規格的粒徑。由于原材料質量好,因此價格較高,每平方米單價在150-200元。
“有些價格特別低的只有五六十元一平方米,材料顯然不可能太好。”該賣家介紹,現在行業內競爭激烈,“十年前1平方米是150-160元,10年后人力成本大增,現在單價反而低了,一般在100元出頭,有些更低的只有70多元一平方米。”
為了壓低成本,有些黑心賣家會違規使用添加劑以次充好。“比如過量氯化石蠟,高溫下跑道可能會釋放出有害氣體。如果使用了劣質塑膠顆粒,為了鋪平整,就會添加苯作為稀釋劑。含苯添加劑會造成皮膚瘙癢、頭暈等癥狀。部分企業在施工中為了追求速干,還會添加鉛鹽促進跑道凝固定型,對環境、人體都有毒害。”
另一塑膠跑道廠商陳先生也透露,塑膠跑道出問題,早在意料當中。“做這個產業的,一般都是通過招投標進入學校、社區等項目,而現在的招標體系,通常是價低者得,有時甚至低于原料成本價。”招標方并不懂專業知識,生產商為了獲利只能混入劣質材料替代。”陳先生坦言,從工廠角度,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透氣型跑道的成本價約為每平方米110-130元;更高檔些的混合型跑道成本價在200元左右,但現在不少項目中標價都低于該價格。
[專家解析]
塑膠場地質量檢測缺少對環境的考量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昨天說,塑膠跑道在上世紀90年代剛進入學校時,每平方米的價格約150-160元,20年后的今天,即便國內塑膠跑道的規模化生產有助于成本的降低,但人工成本卻成倍增加,結果,塑膠跑道的價格不僅沒有上漲,在某些地區,甚至降到了每平方米70-80元。
“商家都是要利益的,這么低的價格,商家還怎么賺取利潤?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低產品質量。”王宗平說,近期媒體對塑膠跑道的關注是好事,可以督促有關部門完善塑膠跑道的質量檢測標準。
塑膠跑道的質量檢測是有國家標準的,但這個標準還缺少對環境背景的考量。顯然,塑膠跑道在實驗室、高溫、日曬、雨淋、有風或無風等不同的條件下,其有害氣體的揮發程度是不一樣的,檢測結果自然也各不相同。
王宗平表示,過去,學校對塑膠跑道的質量檢測主要是對可見質量的關注。如塑膠跑道的長度、厚度,有沒有偷工減料,跑道的彈性怎么樣,劃線是不是標準等。看不見的質量,諸如塑膠的材質、有害氣體的揮發度等,學校容易疏忽,也缺少進行檢測、監督的專業能力。
對體育新材料政府應加強監管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肖煥禹指出,由于行業標準缺失,不法廠商為了節約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會往塑膠原料中添加有毒塑化劑,以增加劣質跑道的彈性,使其達到國家標準。據悉,塑化劑中最常見為鄰苯類塑化劑,過量使用甚至將導致男孩絕育。
“相對于泥土地來說,塑膠場地的優勢是彈性好、易清潔、具有一定保護性。當然,日、韓國家也有很多學校采用一種特制的泥土,鋪設泥土地,讓學生更貼近自然。兩者各有利弊。”
肖煥禹提議,政府應加強對塑膠場地等體育新材料的監管,有關部門也要加快研究制定相應的質量檢測標準,目前華東理工大學體育新材料中心正在將此作為課題,研究制定完善塑膠場地原材料的隱性質量標準。